越冷越开花 台湾童书最寒冷的冬天

文/周逸芬(和英文化总编辑)

“台湾出生率从公元2000年起一路直线下降,屡创新低!”──内政部统计

“M型社会来临,中产阶级消失,低收入者成为主力客户层。”──大前研一

“台湾民间消费不振,顶级消费菁英外移大陆。”──中央银行总裁彭淮南

“书店业绩滑落三,四成!退书率再攀新高!”──经销业者统计

“出版业是最不景气的行业之一”──104人力银行报告

 坏消息接踵而来,台湾童书站在抉择的路口:原地踏步?后退?勇往直前?

“国际卖相”的文化创意产业

        20054月,和英首度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独资设立展馆(迄今已参展十五年)。当时,几位知名法国出版社的主编,捧着和英出版的原创图画书,如获至宝的对我说,这是她们在这次书展中,最喜爱的图书。书展最后一天,一位意大利出版社主编说,今年她只想保存两家出版社的目录,其一是和英。

        2006年参加博洛尼亚童书展时,全球最大的出版集团兰登书屋(Random House)的某位欧洲分公司负责人,特别跑来问我,和英是否有考虑在她的国家成立分公司,如果有,她愿意跳槽来和英上班;我回答,未来几年内,和英将继续走小而美路线,不会扩张。

        是的,和英不会扩大规模。书的质量,才是和英能否立足国际的关键。好书自己就会说话,而且说得很大声,跨越国界,打破种族,文化的藩篱。

        回顾台湾童书出版,令人忧心,快餐型童书当道,部份媒体杂志兼任球员与裁判,这些对台湾童书之健全发展与国际化,都构成阻碍。

快餐型童书当道

        多年前,哈利波特畅销时,台湾掀起一波童书热,许多出版社跨足投入儿童文学领域。当时我心生疑惑:这些熟悉成人书籍的编辑、作者、出版社,是否理解创作与出版童书,是高门坎的“专业”?最近几年,成人书市大幅衰退,诸多兼做杂志的综合型成人出版社,以更热闹的营销手法,快速而大量的推出许多企划型童书,昔日对“专业”的疑惑再度盘踞心头。

        一些曾和多家出版社合作的作家说,出版本土少年读物的出版社越来越多,但是民生报,还是胜了一筹:用字遣词更精准,文学敏感性更强。

        做一本童书,究竟需要多久?多年前,大树总编辑张蕙芬那封令人动容的告别信说:“我们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作者沟通,愿意花更长的编辑与美术设计等后制作时间,愿意花更高的印制成本......无奈连这样的出版质量,这样超小的出版公司都无以为继......

        制作一本书,要花时间,慢慢“淬炼”,才能得到令读者爱不释手的成品。如果编辑与作者一味追求出书的时效,他将享受不到亲手“淬炼”的乐趣,同时难以兼顾书的质量与深度。台湾出版市场向来不缺快速拼装的“商品”,缺的是花两年或更久时间酝酿的“精品”。

       放眼现下的童书市场,这批快速量产的“商品”,正透过强势营销,铺天盖地的攻城略地。

出版集团化效应

        许多人都知道,国际大奖遴选“年度好书”时,不委托下列三种人当评审:过去一年内,曾替书籍写推荐序者,曾翻译书籍者,曾策划或编辑书籍者。 当然是为了维护媒体的公正性,避免邀请球员来当裁判。

        然而,新加入童书市场的出版社就不考虑这么多了:<天下杂志>在教育特刊中列出推荐书单,几乎只推荐自家童书; <商业周刊>推荐的绘本,正好出自同集团的出版社; 如果有一天,诚品书店的选书,全是诚品自制书籍或是承租其广告之大客户,那该多么令人无奈?拥有媒体的出版集团,充分运用内部资源,以求生存发展,似乎无可厚非,但是如果主事者能更重视文化理想,不为眼前小利而牺牲了大环境的格局,将是台湾童书出版界和读者之福。

本土创作何去何从?

        出版童书的出版社大增,本地作家与画家被邀稿的机会随之亦大增,但是,如前所述,由于市场导向的抢攻型童书居多,但求如期交稿,无暇精雕慢琢,以致作参差不齐,整体质感并未显著提升。

        走入国际,是台湾童书可行的出路。然而,只有高质量,耐看,耐读的故事与图画,才能在国际上脱颖而出。

        ......我愿意花更长的编辑与美术设计等制作时间,愿意花更高的印制成本......,只要我们愿意,前途必然美好。

(辑录自<出版情报>年度特刊;北京出版商务周报)